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数学奥林匹克报  (http://www.mathoe.com/index.asp)
--  我对竞赛有话说  (http://www.mathoe.com/list.asp?boardid=73)
----  岑嘉评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1994香港筹办综论  (http://www.mathoe.com/dispbbs.asp?boardid=73&id=10260)

--  作者:李启印
--  发布时间:2007-6-6 10:41:00

--  岑嘉评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1994香港筹办综论

这是岑嘉评先生在1994年香港举办第35届IMO之际写的一个综述,从中可以了解到1994年香港举办第35届IMO的坎坷历程。

岑嘉评   香港中文大学及香港数学会, IMO香港委员会主席

杨重骏   香港科技大学及为新当选的香港数学会会长

数学家是天生的不是造就的(H.Poincare)

我们以为这些明珠总要有人去发掘与鼓励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6 11:08:18编辑过]


--  作者:李启印
--  发布时间:2007-6-6 11:07:00

--  

数学家是天生的不是造就的(H. Poincare)

我们以为这些明珠总要有人去发掘与鼓励的

. 前言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nternationalMathematical Olympiad) (IMO) 有其悠久而光辉的历史, 自从罗马尼亚于1959 年召开这项少年数学竞赛以来, 一直受到各国数学教育工作者的欢迎及支持, 参加的国家越来越多。迄今参赛的国家及地区已达八十多个。第35IMO 将于本年7820日在香港召开。对香港来说, 这是一次具历史性的盛事, 因为这是香港开埠以来, 第一次主办这种世界性的大型文教活动, 也是IMO过去35 年来第一次由一个地区来主办这项活动, 香港能取得这次主办权是香港的一项殊荣, 也是国际对香港在信息, 商业及学术发展的肯定。香港数学会这次毅然承诺主办第35IMO, 主要是为香港的数学教育理论及实践, 创造条件, 为香港数学普及化作出推动。另外, 随着中国的快速开放改革, 中国有可能在21世纪成为世界的经济大国, 而香港是中、西文化的一交汇中心, 也是远东的金融中心, 香港若能培养大批的数学人才, 将会帮助推动整个华南地区的科技及经济发展。在这个信念鼓励下, 所以很多香港数学会, 教育署数学组及中学界人士均自愿及不计报酬,努力地把这次IMO 办成功。

. 筹办及组织结构及工作

由于香港政府一向只对音乐、体育娱乐等具商业性活动拨有经费支持, 缺乏对有关中等学校纯理论学科的学术文教活动的资助,所以这次香港主办IMO 的一切财务, 人力支持等的筹备工作完全落到非官方的香港数学会上。

香港数学会就这次IMO 分工合作地组织了四个小组来负责进行, 其名称及工作请参阅附“组织委员会结构”一表。为了反映筹备中的问题, 我们在此特地把组织委员会中一些重要的委员会作些介绍。

附表:组委会结构表

组织委员会Structure of Organising Committee

主席Chairman

1、顾问组Advisory Committee(议定有关下届APMOIMO的地点及有关事项);2、程序组Programme Committee

Visits参观,Tours游览,Transport交通,Social应酬;

Catering伙食;

Opening Closing Cermonies开、闭幕式;

Accommodation住宿,Registration注册。

3、秘书长Secretarial

4、学术组Academic Committee

Jury评审;

Problems Setting Selection试题选取;

Coordination协调。

5、财政组Finance Committee(资助人)(Sponsorship);

6、咨询组Information Committee

Awards Medals Souvenir颁奖、奖状、纪念品,

Publications Documents出版文件,

P.R.公关宣传。

1.学术委员会。这个委员会主要负遴选及修正各国送来的试题(主办国或地区不得出题)。委员会委员必须对送来的题目及其答案逐题核正, 并留意考察其各种可能不同的解法(如代数或三角或几何或解析几何等方法)。对每道题目的解题技巧及方法作出揣摩及比较(与旧试题库)。先在收集的试题中选出的60道中包罗中学数学主要领域(不等式,组合, 几何, 方程数论等等) 的试题, 并分别以A, B, C, D 注定其难易程度。然后由所有的领队开会投票选出六道正式的试题。为了避免参赛的学生因语言的障碍而有所失传,所以题目均按需要, 译成不同的文字。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由于试题一般颇有深度, 且涉及的数学知识面新且广(这毕竟是测试世界一流数学尖子的试题), 所以必须由大学的数学教师参与及主持。

2.程序委员会。此委员会负责安排各国参赛的选手及正副领队抵港后所有的程序及旅游节目、文化活动、开幕及闭幕仪式等,许多国家亦趁此机会举办普及数学教育讲座、教学图书展览。一般国家均热情招待选手们参观科学馆、文化及艺术中心、博物馆等等,尽量把当地国名胜及历史介绍给大家, 增进国际对主办国的文化习俗有所了解。

3.协调委员会。此会主要是核对评卷的工作。评卷是先由各国正、副领队负责的, 然后, 与各评审组以磋商的答辩拍定分数。因此协调会的成员, 必须是经验丰富的数学家或对某类试题的来龙去脉有透澈的理解。这样的评卷工作也是一种交流。参加过协调工作的人员也可因此提高自己对数学的自信及思路的开拓。协调人员共分六组, 每组约6 人专对一个试题。实际上组织委员会全由香港数学会提名产生, 而秘书处主要由教育署参与工作。因为邀请世界各国出席, 一般惯例是由政府或数学学会协同邀请。此外移民局, 旅游局, 医疗保险等等均必须借助政府的协助及合作。由于工作繁重, 所以数学会拨资顾用了一个会议顾问公司, 协助文件及接待等工作。

. 一些困难及进展概况

目前香港筹备委员会所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参与工作的大学数学教师不够, 题目翻译人员的缺乏, 尤其是德语及俄语方面的。所以目前学术委员会是有着一定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大学方面, 一些行政主管, 认为IMO纯属中学范畴, 与大学无关, 认为大学教师应只花时间在大学教学与研究方面, 不应涉及中学教育有关的活动, 开始时由于尚未得

到港督同意为赞助人, 加上筹款活动, 困难重重。有些商界人士, 答允了捐款, 最后却不认帐。在此些情况下, 香港数学会曾经有一段时期心灰意冷, 准备宣布放弃, 但在IMO 史上,承诺了主办, 到时又打消的只发生过一次, 蒙古人民共和国, 因政治上突发的理由, 而取消的。因此如这次取消主办, 肯定会给香港带来负面的影响。不单影响香港在国际上的名声,亦影响外国人对香港人办事的信心。尤其目前香港经济兴旺, 若以经费的理由而取消办理IMO, 将会令世人感到诡异。所以香港数学会, 决定勉为其难, 把这次会议撑着办下去。目前已得港督的赞助, 及得到银行家利国伟先生的大力资助, 教育署也答允支付竞赛间的一些必要开支及宴请全体与会者晚宴一次。所以经费问题可算大部份告解决了。目前仍在筹款中, 以期能把IMO 办的更体面。香港一些知名人仕及各大专院校的校长也应邀加入顾问委员会。在过去一年多数学会有关的负责人, 主要是为筹款奔波, 着实花了不少时间与精力。遗憾的是没有任何一间英资公司答允捐款, 而来自中资公司的捐款亦不多。这可能是中、英谈判的恶化, 没有一方愿意投下不定的筹码。

. 心得与感想

数学奥林匹克与体育奥林匹克在精神及目的上是异曲同工, 不同的是竞智力与竞体能而已。但因体育竞赛有娱乐性, 刺激性及商业及新闻的价值, 因而有经济效益, 传媒与电视也争相报导、介绍, 但在发掘及培养科技人才方面, 数学奥林匹克已显示出它有深远的影响及意义。目前世界许多优秀的知名数学家, 计算机专家及工程师, 都是经由数学竞赛发掘出来, 而得到进一步的关注及培育的。参加数学IMO, 一方面使这些选手对数学及科学有着更大的激励, 开阔了他们的眼界, 思路及兴趣, 从而坚定他们对科学或数学研究的献身。从事科学或数学工作是一项难苦而可能单调的工作, 能够在这些方面做出优异的成果, 更必须经历一段漫长的道路, 如果我们不对年青有天份的学生多加鼓励及刺激, 科技人才的队伍就难以壮大。而数学的教育水平, 更直接关系者当地的科研素质, 而科技的实力, 又影响着经济的发展。有见于此,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 包括中国、日本、美国、法国、德国、澳洲、俄罗斯及台湾地区对奥林匹克活动十分重视。有不少国家从小学就开始,便不断加强数学训练, 通过数学的种种竞赛,激励年青人学习数学的热忱。不少国家他们抽调最有经验的数学家们为他们的IMO 担任培训及集训。对于表现优异者及训练人员更有各种表扬及奖励, 包括奖学金、奖赏及最高首长的接见等。但在香港由于教育制度的关系, 一直没能对在IMO 表现优异者做出特别的安排及奖赏, 所以相应的, 学生及教师们的积极性也不高,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的主办IMO 会造成香港整个社会对数学科的看法有所改变, 大专院校的负者人, 也会对这种有意义的活动, 加以更大的支持。特别是考虑对在IMO 有杰出成绩或参与者能免会考而可任由他们选取大学及他们要读的科系。这样才是发掘与培养兼顾, 也可能是大多数社会人士乐意看到的做法。
--  作者:李启印
--  发布时间:2007-6-6 11:23:00

--  

岑嘉评先生在1998年还写了一篇文章回顾这些年来组织、带领香港队的参赛历程及自己的看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香港的一开始参赛(从经济上、学术上、组织上)也是历经曲折。从中还得知菲律宾的2002举办第43届IMO的想法也没有成行。

(注:2002第43届IMO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


--  作者:李启印
--  发布时间:2007-6-6 11:24:00

--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香港委员会正式成立于1986年,转瞬已经十二年了。我们自1988年开始,正式派队前往澳大利亚堪培拉参加第29届比赛。这十二年来,队员亦分别赢得了不少银牌、铜牌及荣誉奖状,为香港取得了荣誉。更于 1994年,在香港举办了第35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共有七十多个国家参加。这项活动,对香港的数学教育,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亦提升了香港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每年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香港代表队选拔初赛的数学精英,达六百多人。我在这里,谨向委员会的全体成员及各学校的数学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参加这项工作的老师及教署同仁,都是义务性的服务。大家都花了不少时间与心血,默默地耕耘,为训练优秀的数学幼苗,作出努力及贡献。目前,香港可以说是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国家及地区中,唯一尚没有政府资助的地区,参加比赛学生的机票及杂费,均是来自民间捐助。

对于社会人仕的热心捐助及帮忙,我谨再一次向他们致以万分感谢,尤其是利国伟博士、伍絜宜慈善基金、伟伦基金、黄大仙啬色园.....等等及众多社会人仕,没有他们的支持,这个活动很早就已停办了。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的各类竞赛题目,都是一些十分刁钻而富有技巧的题目,这是由许多大学及资深中学老师们提供,经过多次评选及讨论后,才被采录的。其实,国际数学奥林克竞赛的命题,也是考验一个国家有关中学数学的教学水平。这些题目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并不深奥,但解题方法却非常巧妙。要用"平凡的作料",弄出"可口的佳肴",而又要令一般有数学才能的学生均可接受,"厨师"一定要有相当功力。所以如有可能,教署及政府不单应对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优胜者予以奖励,亦必须对命题入选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命题者予以奖赏。这样才可以更全面地推广及普及香港的数学教育。

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无论教与学,均有俾益。所以每年参赛的国家近八十多个,受到全球的重视。在过去十年,亚洲各国均先后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除中国一支独秀外,亚洲各国亦先后有优秀表现。在1989 年,香港队表现甚佳,是英联邦与东南亚各国之冠,但之后由于条件限制,而无甚进步。越南、印度、中华台北等均先后闯入五名;英、日、韩、新、澳大利亚等亦先后凌驾香港;甚至菲律宾、泰国等亦有长足进步。菲律宾、印度等国的命题均有入选为大会竞赛试题,而伊朗则于今年夺得团体冠军。假若香港在数学方面不能奋发图强,将会很快沦为弱旅,对香港发展高科技是很不利的。反观亚洲国家,则正大力扶植数学教育,培养数学人才。继香港、印度、中华台北后,南韩(2000 年)、菲律宾(2002年)、日本(2003年)均将主办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而越南、新加坡、蒙古、泰国等亚洲国家,亦有意主办。因此,香港当局,不应仍沉醉于"香港数学不算太差"这个不实在的空言,而对周边发生的变化不闻不问。没有数学人才,就不可能有高科技。推行信息科技教育而不提高数学教育水平,学生不外是把"计算机"作为高级玩具。数学是科技的核心,若本末倒置,忽视数学,则会把金钱付诸流水而不见成效。

我们这个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香港委员会的成员,经过十二年"长征",有部份成员巳离开了,其余的也开始老化。我们其实很希望有新血来接班,把数学竞赛的成绩办得更好。我们也希望政府能重视这项活动。假如一直没有资助,这项活动,将无可避免不久要停办,实在是一件十分可惜的事。最后,谨对支持及曾经支持我们的机构、老师及同学致以万分谢意。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香港委员会主席  岑嘉评

一九九八年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