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数学奥林匹克报  (http://www.mathoe.com/index.asp)
--  我对竞赛有话说  (http://www.mathoe.com/list.asp?boardid=73)
----  俄罗斯: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热得发烫  (http://www.mathoe.com/dispbbs.asp?boardid=73&id=39438)

--  作者:李启印
--  发布时间:2009-11-3 17:36:00

--  俄罗斯: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热得发烫

俄罗斯: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热得发烫
白 薇 《海外文摘》 2005年第09期

起初,家住莫斯科的奥克萨纳·格里申娜并不明白,儿子为什么要参加各种名目的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孩子要考大学了,可是现在每星期都参加这个那个竞赛,”她说,“他把学习都停下来了。我觉得仅仅参加竞赛是不够的。”然而后来,儿子获了奖,一些不错的大学给他发来邀请,还允许他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奥克萨纳改变了想法。
莫斯科各高校校长每年都会签署专项协议,特批在莫斯科或全国中学生奥赛中获奖的11年级学生免试进入本校读书。俄罗斯其他一些地区的高等学府同样对奥赛获奖者敞开大门。此外,很多综合大学自己组织中学生竞赛,获奖者可以被视同于通过了入学考试。大学老师们对这样筛选来的学生一直评价颇高,例如,在物理技术学院,半数奥赛获奖者都是拿5分的优等生,而5分学生在这个学校的总比例只有10%。
总之,参加中学生奥赛的确能给很多学生带来光明的前景。如今,仅莫斯科市就有各种正式的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23项,从文学到天文学,再到航天物理。然而,迄今为止,很多有识之士认为,这种通过各科竞赛选拔人才的制度有失公允。
因为学校只能从同年级众多的学生中推选一人参加比赛,这个选择,往往有很大的偶然性;有些学校则总是选派几个公认的优秀生参加比赛。“去年我儿子在奥数选拔赛中拿了第一名,”依林娜·彼得洛娃说,“可是今年他转学了,新学校有个女孩子,学校总是派她参加各种各样的奥赛,结果我儿子今年连参赛的机会都没有。”
另一位母亲回忆起儿子参加奥赛的情景,总是感觉很好笑。“我们的女老师不知道每年级只能选1人,她派去了7名学生。最后我儿子一个人参加了比赛。结果呢,他因为系鞋带时间太长,落到了最后,被分到另一间教室,这个教室的试题却提前发下来了。奥赛的确很有意思,但是,如果我儿子系鞋带不是那么慢,他能获得全市第二名吗?”
从2006年起,可能一切都将改变。莫斯科市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将完全放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任何中学生都可以报名参赛,参赛人数不再会受到限制。显然,很多学生都将在比赛中试试身手。在全国统一高考实行之后,只有奥赛获奖成绩可以替代高考成绩。中学校园将迎来新一轮奥赛热潮。
许多人认为,这将大大改变中学生知识竞赛体制,竞争将更加激烈。全俄中学生奥数竞赛已经体现出了一些变化,各地区可以选送多名选手参赛。地区之间的力量对比也在悄悄改变,过去,只有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两个城市能在比赛中展开势均力敌的竞争,现在,车里亚宾斯克、维亚特卡、亚罗斯拉夫等城市也开始领先。
随之产生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一旦中学生奥赛大众化,有关竞赛的信息就不能再局限于有限的小圈子,而应在广大学生家长中普及。人们需要了解各种奥赛和其他知识竞赛项目、其举办时间和地点,更重要的是获胜者能得到什么益处。目前,这类信息大多不为人知。专家建议可以在学校或是家长会上发布这些消息。
信息不透明,自然免不了一些掺水的竞赛混入校园。一位女士说,去年,学校建议她的孩子参加一个“金羊毛”全国历史知识竞赛。校方提醒说,这个竞赛是收费的。竞赛宣传册上写着优胜者将获得各种奖励,包括电脑、电子笔记本等等。
但是,竞赛开始后,她却感到吃惊和不快,原来孩子必须在家里跟父母一起答题,而竞赛题一方面太简单——只用半小时就可以在网上找到全部答案;一方面却又令人费解——一个中学生并不需要了解那些知识。随后发生的事更令人气愤:她的孩子得到了一张获奖证书——他获得了最高分30分,还得到了一本赠书,可是宣传册上许诺的奖品却没了下文。孩子一直问父母:“电脑什么时候发呢?”
她上网查询后才知道,像自己孩子这样获得最高分的竟有好几百人。这到底是谁跟谁在竞赛?又为了什么呢?
在物理技术学院的网页上挂着一名中学生的问题:他在一个数学竞赛中取得了第一名,是否可以被免试录取?校方拒绝了他。原因是这个竞赛是无效的,试题太简单了。这个学生本应参加其他具有权威性的竞赛,但他并不知情。赛场行家们说,他应该先到大学网站上浏览一下,看看哪些竞赛是该校认可的。
当然,经常参加奥赛的行家们是不会遇上这种麻烦的,他们清楚每个竞赛的“价值”。莫斯科某名校的一位数学教师说:我们学校几乎每天都收到各种知识竞赛邀请,其中大多数都被立即丢进垃圾桶。并不是我们妄自尊大,而是因为真正令人收益又有趣味的数学竞赛太少了。这位有40多年教龄的老师对各种数学知识竞赛了如指掌,但是,对众多的普通学生和家长来说,如何才能了解大幕背后的真相呢?
目前在俄罗斯,各种中学生知识竞赛并没有一个官方排名,这个问题十分严重。一些竞赛是非官方的,例如国际大城市数学竞赛,却有着世界级的重量;另一些竞赛,例如莫斯科大学经济系举办的经济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虽然在升学方面不能给获奖者任何特殊待遇,却可以使其直接进入大学预科学习;还有一些竞赛除了比赛之外,不能给参赛者带来任何附加值。当然,参赛和获奖本身就能给孩子带来益处,使他们认识自身知识的价值。
来自官方的信息表明,俄罗斯目前自然科学知识竞赛的获奖者前途更广阔。这并不表明俄罗斯缺乏人文科学人才,而是缺乏人文学科的高质量知识竞赛。数学和物理竞赛的选拔体系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比较完善了,但文科竞赛和筛选却更为复杂,权威性的文科知识竞赛少之又少。某些文科竞赛还引起家长们的强烈不满。有人认为竞赛题出得太难,有人却认为太简单了。
然而,自然科学知识竞赛也一样会引来争议。数理科学界人士就指出,现在多数理科成绩优异的孩子人文素养匮乏,这将限制他们在专业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这种缺陷必须尽快纠正。
[编译自俄罗斯《总结》杂志]


--  作者:李启印
--  发布时间:2009-11-3 17:43:00

--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将逐步提高教师待遇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2009年10月5日在参加俄年度教师颁奖典礼时说,2010年是俄罗斯的“教师年”,政府部门将继续增加对教育领域的投资,投入更大的精力关注教育,提高教师待遇。
   梅德韦杰夫向当天参加颁奖典礼的教师们表示祝贺,并祝他们国际教师节快乐。他说,尽管政府努力提高教师待遇,但教师的工资仍然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
   俄政府近年来实施了涉及教育方面的国家优先项目,每年对该领域的拨款约为1.8万亿卢布(1美元约合31.5卢布),更新教学器材,提高教师收入,上调奖学金额度等。梅德韦杰夫说,尽管这些投入没有完全解决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但在破除俄罗斯教育体系里陈旧僵化的因素等方面起到了一些作用。他还倡导建立新型学校,配备高科技的教学设备,提高学校办学实力,为俄罗斯培养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
    在颁奖典礼上,梅德韦杰夫为教师竞赛的优胜者、来自车里雅宾斯克州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市的数学女教师娜塔丽娅·尼基福洛娃颁发了奖品。31岁的尼基福洛娃是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市数学竞赛的发起者,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她的许多学生都是各级数学竞赛的获奖者。
    10月5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的国际教师节。目前有100多个国家在这天庆祝这一节日,其宗旨是提高人们对教师为教育事业所作贡献的认识和评价。

--  作者:李启印
--  发布时间:2009-11-3 17:47:00

--  俄罗斯大学数学教学掠影

作者:张小萍 郭思旭 赵天夫

2006年6月,我们随高等教育出版社俄罗斯考察团去莫斯科和圣彼得堡访问。为了解决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俄罗斯数学教材选译》中一些教材的版权问题,我们拜访了7位莫斯科大学的教授和有关的几家出版社,从某些侧面看到了俄罗斯大学的数学教学状况。由于这次出访主要不是了解俄罗斯大学的数学教学全景,因此只能掠影式地来介绍所见所闻。
  一、教授重视教学、认真写书
  俄罗斯有崇尚知识、俄罗斯的大学有重视教学的优良传统,这是早有耳闻的。这次,通过拜访教授和参观学校,有了许多感性的认识。我们拜访的7位科学家(其中3位院士),除了现任的莫斯科大学校长萨多夫尼齐院士因为太忙,只礼节性地接待我们外,其他几位都花了一定的时间与我们交谈。他们热爱教学、认真写书的精神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微分几何与拓扑学简明教程》、《现代几何学》(三卷)作者之一的福明柯院士现在是莫斯科大学数学力学系微分几何教研室的教授。他39岁就当选为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是莫大数学力学系的科学院院士中当选年龄最轻的一位。他向我们介绍了他自1967年开始撰写的31本教材与专著,其中大部分都被翻译成英文在西方出版。在不到40年的时间里写了31本高水平的书,其敬业精神和所付出的艰辛是可想而知的。
  伊里因院士是苏联时期当选的科学院院士。77岁高龄的他,目前是莫斯科大学大物理系计算数学教研室的教授,在从事石油系统使用偏微分方程和控制理论研究的同时,还在第一线进行本科生的教学。这位被称为莫大教材之“王”的他,写过8本教材,其中使用面最大的一种高等数学教材,印数达几千万。谈起教学生涯,他口若悬河,激情洋溢,当他向我们讲到他的教学工作时,居然高声朗诵起普希金的一首爱情诗,以爱情来比喻和表达他对教学工作的深厚感情。面对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教授,我们的尊敬之情油然而生。   写《理论力学》的马尔契夫教授是一个具有典型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学者,他豪爽、坚韧、充满激情,当他看到我们带去的他的书的中文版时,毫不掩饰地兴奋地反复吻着那本书。在他介绍他自己的这本书时,他告诉我们他花了10年工夫才写成,真可谓“十年磨一剑”!
  《奇异摄动的渐近展开》的作者之一瓦西里耶娃教授是苏联著名数学家吉洪诺夫的大弟子,她和她的学生布图索夫是常微分方程奇异摄动理论的奠基性人物。他们就这个题目写了3本著作,有的书已经被介绍到世界各国。已年逾80的瓦西里耶娃教授不顾年迈,亲自在物理系计算数学教研室(由于历史的原因,莫大的计算数学教研室设在物理系)和布图索夫一起接待了我们,并带领我们参观了莫大物理系。在系图书馆显著的位置,有为庆祝瓦西里耶娃教授80寿辰时举办的她的工作成果展览。一些旧得发黄的老照片,记载着她和她的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还有瓦西里耶娃教授的各个时期的研究成果——教材、论文、专著,让我们感受到在莫斯科大学,知识很受尊重,教授很受尊敬,特别是那些对科学、教育做出特殊贡献的人,更受称颂!在物理楼走廊两侧的玻璃橱窗里,陈列的是历年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的照片、当选为科学院院士的照片,以及革命成功以来历年获得列宁勋章和国家奖的学者的照片。这些照片记录了他们对科学和人类的贡献,也记录了人们对科学和科学家的崇尚,激励后人向他们学习。
  二、落后的硬件和教学现代化
  耸立在列宁山上的莫斯科大学主楼外表雄伟、壮观,1953年落成以来,50多年的沧桑虽然没有在大楼外表留下明显的痕迹,但楼内脱落的墙皮、磨损的地板和年久失修的设备随处可见,灰暗的物理楼实验室里陈列的是在我1r)看来早可以淘汰的设备,教师办公室拥挤、凌乱……再联想到我们下榻的莫斯科大学宾馆那起码落后了20年的住房设施,让人感觉到俄罗斯这个超级大国,由于上世纪90年代的解体而元气大伤。但接触了他们的教师,发现莫斯科大学这所世界著名的大学在教学现代化方面似乎并不落后。听说信息化革命在俄罗斯进展很快,人们使用因特网获取信息、进行交流都已是非常普及的事情。数学系的师生使用俄文版的LATEX排版软件写论文、写书的也很多。数学系的副主任丘巴里阔夫告诉我们,学校正在酝酿进行一个使用现代化技术教学的大工程。数学系的教授介绍说他们已经通过因特网与学生交流,在网上提前公布讲述的内容,并回答学生的问题等等。系里还组织进行多媒体教学,把有关的教学材料挂在网上,以便学生使用,还要求教师把有些教材的电子版放在网上,以解决一些贫困学生买书困难的问题(对此,有关的教师颇有微词,因为这样做影响了教材的销售量)。但是,对于数学力学系来说,听说多媒体教学的效果不很理想,人们对它没有什么兴趣。我们想,这可能是多媒体教学与数学学科需要培养抽象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还不太匹配的缘故吧。
  三、一个培养数学尖子的机构
  我们因出版卓里奇的《数学分析》的需要,访问了它的出版单位——“莫斯科不间断数学教学中心”(MUHMo)。访问前,我们不明白这个机构是做什么的,把它理解为进行数学继续教育的机构。到那里一看,才知道这是一个培养数学尖子的摇篮。MUHMO是1994年以阿诺尔德、诺维科夫、西奈、法捷耶夫、瓦西里也夫为首的俄罗斯著名数学家发起,由莫斯科中央行政区委员会、莫斯科教育局、俄罗斯科学院、莫斯科大学等单位共同创建的一个非赢利、非商业性机构。其目的是培养优秀的数学人才,中心提供从中小学、大学到研究生的不间断的数学教育,为优秀的孩子创造好的学习环境,既包括高水平的数学教育,也包括全面的文化教育,发展他们的智力,使他们成长为数学的优秀人才。
  中心的工作包括两方面功能:教育功能和出版功能。
  教育功能包括举办各种高中生的课外活动,如Kruzhoks(一种莫斯科式的讨论会),数学奥林匹克,各种数学竞赛;指导俄罗斯特殊数学高中的教师和Kruzhoks的组织者;进行大学与研究生水平的数学教学与研究。中心还具体实施大学和研究生教育,这是由私立机构——莫斯科独立大学承担的。该大学1991年由上述几位数学家创建,1996年第一批5年制毕业生只有7名,现在平均每年只有5个学生能获得文凭。从1993年起独立大学提供3年制研究生教育。学校通过严格考试招收新生,免费教育,学生前2年主要学习高等微积分、代数、几何、复分析和拓扑5方面课程,后3年的选修和必修课程不是固定的,随学期而改变。
  MUHMO的出版功能中,一半是出版适合中小学生使用的各种读物,一半是供大学和研究生教育使用的。出版学术性图书,全部由基金支持。
  在国内,大家都在关注如何培养出高素质的数学人才,使得中国早日实现成为数学强国的目标。我们在俄罗斯看到了这么一个机构,觉得很开眼界。他们从娃娃抓起,像培养运动员那样培养数学尖子。当然这个机构的做法是否成功现在还难下结论,但这种尝试可能会比我们进行走样的“奥数”训练要有意义得多。
  四、数学教材出版的变化
  高等教育出版社在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出的许多苏联教材,主要是由当时的HayKa(科学出版社)和фиэмаTгиз(数理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被列为高等学校的教材都要经苏联教育部审订,在教材上注明是根据教育部规定的大纲编写,等等。苏联解体之后,出版社作为一个产业部门,进行了大改组,许多出版社都成为私有企业。比如著名的Hayka,现在被一家名为Pleiades的美国资本的出版公司所收购,现在在Pleiades Publishing,Inc.名下有10个子公司,分别出版自然科学、工程、人文、政治、农业、机器制造、交通运输和药物等领域的图书,原有的фиэмаTгиз现在也是该集团的一个子公司, 名为фиэмаTгиз。当我们来到这家公司门前时,看到一面美国国旗,觉得很刺眼,也很伤感。后来才知道,这家公司的老板是一位俄裔美国人,他原先在美国的公司主要做科学期刊,在苏联解体后,科学院系统的出版物不知去向时,他出资与俄罗斯科学院合作重组了这家出版公司。现在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出版俄文科技图书和期刊的国际性公司,每年出版新书1000多种,还出版100多种英文期刊在世界上发行。
  出版社基本上是私有化了,但令人欣慰的是苏联的一些好的教材都保留下来了。就数学教材而言,一部分由фиэмаTгиз继续出版,还有许多分散在许多小的公司。比如一家名为лань(鹿)的出版社就出版了不少莫斯科大学的经典数学教材。我们走访了这家出版社。它位于圣彼得堡城边的一个破旧的仓库的二层楼上,门口连个招牌都见不到,只有25个工作人员加上十分简陋的办公条件,居然出版了不少好的教材,可见首要的是一个有效的工作机制。
  遗憾的是我们这次出访没有对数学教材的出版做更深入的调研,但从我们所访问的出版社了解的情况看,俄罗斯对教材的出版是很重视的。教材的审订推荐机制仍然在被采用,比如2006年由数理文献出版社最新出版的(连续介质力学基础》就注明了由“教学联合体”的“数学和力学教学委员会”推荐使用;而另一本连续介质力学教材则注明由“俄罗斯联邦一般和专业教育部”(主管技术类院校)推荐给技术类大学的学生使用。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对于那些优秀的数学教材,他们能够下工夫不断地修订、完善,使之真正成为经典教材。比如在我们组织的《俄罗斯数学教材选译》中的菲赫金哥尔茨的《微积分学教程》(三卷)、拉夫连季耶夫和沙巴特的(复变函数论方法》、庞特里亚金的《常微分方程》等,其第一版都是上世纪40和50年代的书,有些教材的作者也已经故去,但这些书仍然由作者的学生、后继人或相关的学者帮助完善、修订,使得这些书出版到了第6版、第8版之后,仍然被莫斯科大学等学校用作教材,有些在销售排行榜上仍然名列前茅。相比之下,我们的有些好教材,由于印数不大,出版社过多考虑经济效益而停止再版,不仅造成资源上浪费,也不利于形成属于我们中国自己的经典教材。


--  作者:李启印
--  发布时间:2009-11-3 17:52:00

--  莫斯科大学校长:教育不能像服装造型任意变化

编者按:2008年10月17日,中国教育部和俄罗斯联邦教育署联合主办的2008中俄大学校长论坛上,莫斯科罗蒙诺所夫国立大学(简称莫斯科大学)校长、俄罗斯科学院院士维·安·萨多夫尼奇忍不住拿出一本红色的中文小册子与中国大学校长们共享自己的心得。这本名为《大学通向新的教育质量之路》的小册子是他在今年6月举办的俄罗斯第二届高校校长和主席研讨会上的发言稿。萨多夫尼奇1993年开始担任莫斯科大学校长,见证了俄罗斯高等教育的改革与转型。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和俄罗斯的教育体系基本属于同一模式,现在两国又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中俄教育有许多值得相互学习的地方。我们摘编萨多夫尼奇校长的这篇讲话,希望他的反思能对行进中的中国教育改革有所启迪。

    教育不能为过时经济培养人才
    十多年来,俄罗斯一直生活在教育体制不断变革的环境中。自上世纪90年代起,教育改革一直持续进行,但无论是大学,还是中学的教育改革现状都不尽如人意。
    推动教育改革的动机各种各样,首先是国家需要完成既定的经济增长目标。高素质人才的匮乏不能适应俄罗斯经济体制的变化,而且这种匮乏状况日益严重。虽然谁也无法预料各经济领域人才需求的实际数量,但是大家认为,必须加大教育体制改革,并且已经在实行。
    人们常说,当前的教育体制是在为“过时经济”培养人才。教育质量和用人单位对员工知识不断增长的需求以及对员工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应用这些知识能力的要求两者之间的矛盾在不断加大。
    目前俄罗斯只占了世界教育市场很小的份额,大约10%,因此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高等教育缺乏竞争力。政府官员认为,这主要与教育质量有关,教育无法承受国际竞争。教育改革的道路给人的感觉似乎很简单,只要全盘照搬原汁原味的欧洲教育体制就可以。这是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最近15年,教育改革的形式一直在不断变化,但是追随国外经验改革的宗旨一直保持不变。这恰恰是世界公认的俄罗斯教育成就的损失。令人惊讶的是,任何人都未能证明俄罗斯教育体制是不好的,比西方国家的差。俄罗斯是惟一一个诋毁自己教育的国家,而诋毁的原因竟然是因为“我们的教育和别人的不一样!”
    教育不能像服装造型任意变化
    教育方面的法律正在被认真修订。最近四年,国家杜马就通过了20多项教育和科学领域的国家法律,有10项是2007年修订的。这些不同的法律,有些能明显促进教育体制的完善,而有些则引起我们的担忧。
    我们不反对教育改革,而且认为它是必须的。进行改革要进行严谨科学的分析,并仔细考虑可能产生的各种后果。俄罗斯19世纪著名评论家尼古拉·雅克夫列维奇·达尼列夫斯基说:教育不是随意栽种,好像服装造型任意变化或者行政制度朝令夕改,千万不能拔苗助长,而是要从内部发展。即使发展速度较慢,但却能保证正确性和有效性。
    教育改革正打着“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口号如火如荼地开展。同时为了遵循实用主义宗旨,几乎抛弃传统高校的教育基础性原则。而实用主义宗旨却经常披着建立统一教育环境口号的华丽外衣,其实根本用不着自欺欺人。除了支持重点高校,淘汰落后院校外,还可以选择其他道路。
    中学生知识能力在下降
    高等教育的很多问题产生的源头是中学教育。连续不断的改革,相应年龄段人口减少的总趋势,以及中学教育职业地位的下降都导致中学教育发展的天平失衡,高校是最先感觉到的。
    在很多重点大学,因为大学生的教育起点问题,以至于在课堂和讲座上不得不减少授课内容。实际上,大学在继续中学未完成的教育。好像只能在科学术语中才能谈到的中学知识能力下降趋势,却实实在在地发生在我们眼前。
    俄罗斯科学院和俄罗斯校长联合会正在尽最大努力改变这种下降趋势。科学院直接肩负着编审中学教材的使命,正因为如此,才没有错误的教材。教育孩子们如何解题,而不是用关于数学的讲话来代替数学。与中国一样,俄罗斯中学的自然科学教育在世界上一直保持领先地位,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与中国平分秋色,越来越多的孩子被吸引到这个竞赛中。1993年,各年级参加莫斯科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孩子是500人,今年的人数超过4000。但是目前中学却将数学课的课时缩短到每周5小时,而小学缩短到每周4小时。
    中学不能把包袱提前扔给高考
    明年开始,俄罗斯将按照既定政策在全国实行统一高考。但是今年全国统一高考已经说明我们出题水平很低。
    因为中学毕业文凭甚至已经在9年级开始颁发,恐怕中学教师很快会停止检查作业本,而把包袱都扔给全国统一高考,这是最可怕的。因为不管任何时代中学的中流砥柱都是老师,所有有天赋的学生都是由中学教师输送的。在大学我们进一步帮助他们发展已经开发的科学创新能力。
    支持教师队伍,提高教学水平,对中学改革持积极态度,对所有中学生参加奥林匹克竞赛、创作比赛和各种会议、课外活动小组、各地区科学节予以大力支持。如果缺少上述措施,缺乏团队支持,那么中学教育只能是孤军奋战,使“中学-大学-科研”的整个链条出现断裂。
    (原春琳整理)